“百校联百县兴千村”行动协同共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-环球热点评
(资料图)
近日,由国家乡村振兴局指导、全国乡村建设高校联盟主办的全国“百校联百县兴千村”行动推进会在广西玉林北流市举行,“百校联百县兴千村”行动培训班同期举行。28 个省区市“百校联百县兴千村”行动校地合作代表、国家乡村振兴局相关同志、全国“百校联百县兴千村”行动培训班的100多所高校代表等与会。
据了解,开展“百校联百县兴千村”行动以来,各省乡村振兴部门、校地合作签约县党委和政府、乡村建设高校联盟及其成员单位认真贯彻落实,大力推进校地合作,共谋乡村发展思路,共建校地合作基地,共育乡村建设人才,共树乡村振兴样板,推动“百校联百县兴千村”行动实现良好开局。各地大力引导高校人才技术下乡,在校地合作实践基地建设、政策咨询服务、陪伴式规划建设、人才培养、活化农村土地资源上下功夫,加强省级统筹协调,加大行动政策支持,强化校地合作指导,做实行动监测评价,切实转变驻村服务作风,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做出新的贡献。
培训会邀请南京林业大学乡村振兴创意设计研究院院长汪瑞霞做“校地协同共创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人才培养机制”经验交流。
汪瑞霞介绍,在南京林业大学党委高度重视下,按照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的《“百校联百县兴千村”行动实施方案》总体部署,由南京林业大学组织部与人文社科处整体统筹,南京林业大学与常州市钟楼区结对开展“百校联百县兴千村”行动,集聚了一大批致力于乡村振兴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,共创五大协同模式:一是校地协同:培育适合乡建志愿者茁壮成长的优质气候条件与土壤;二是校企协同:拓展乡村传统产业链为乡村产业振兴赋能;三是校校协同:整合乡村振兴急需的高校资源和各领域专家学者;四是校内协同:导师跨学科专业指导乡建志愿者;五是校社协同:集聚更多乡村振兴的社会力量共建乡村文化共同体。
“乡村是一个生产、生活、生态融合的有机生命体,需要综合统筹诸多相互关联的核心要素。”在汪瑞霞看来,乡村振兴战略从国家高度将个体的乡愁记忆上升到国家的集体记忆,“乡村建设就是乡村文化记忆整体建构的过程,可以从乡愁记忆的文化属性出发,充分发挥乡村文化记忆的协调和持续功能,激活乡村内生动力”。
她介绍,南京林业大学与常州市钟楼区结对推进“百校联百县兴千村”行动以来,主动深入乡村,交流村民意愿,了解村民需求,摸清乡建问题。在方向引导上潜移默化,在育人过程中追求实效,在创新创业中磨练意志,在共建平台上汇聚合力,积极探索共创一个多元主体、多方联动、多措并举的协同育人机制和校地合作长效路径。
“‘百校联百县兴千村’行动意义深远、使命光荣,期待能集聚更多高校智慧和社会力量,协同共创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。”她说。
在推进会上,河北省、吉林省、广东省、陕西省乡村振兴局等省级单位,北流市、福建省福鼎市、重庆市酉阳县等县市,以及天津大学、中国农业大学、南昌大学、河南农业大学等高校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,与会人员深入北流市新圩镇河村、西埌镇木棉村、北流镇中灵村和广西美丽乡村设计院等实地观摩了北流市经验做法。
与会代表认为,推动“百校联百县兴千村”行动走深走实,要强化组织领导保障,凝聚“百校联百县兴千村”行动合力。在建好校地合作实践基地上,着力在强化政策咨询服务、开展陪伴式规划建设、人才培养等方面下功夫,凝心聚力、担当实干,推动“百校联百县兴千村” 行动取得新实效,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(丰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