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民快评|让“的哥”少一点烦恼
(资料图)
前几天打车,开车的是一位上海“的哥”。上海“的哥”,现在已不多了,基本上都是爷叔辈了。这位爷叔看上去已年近60岁,但火气还是很大。刚上车,就听他在微信上跟朋友吐槽:之前从梅陇送到南京西路一差,60多元,车费还没付!我问他:平台叫车,不是可以催讨的吗?这一问,引出了他关于车费支付的更多吐槽。
“你不知道,通过平台叫车,如果不付车费,是不能马上催讨的。平台不会提醒乘客,只能等乘客下次叫车时付。驾驶员要等到三天以后才能打电话向乘客催讨,而且往往讨来一包气,甚至还会被投诉。”
还有讨不到的。“有一次,我在手机上误点了‘现金支付’,乘客应该扫我的付款码。他说下车后付,但后来就是不付;通过平台交涉,他还是拒付。还有一位乘客,100多元车费讨了几次也讨不到,我只能自认倒霉了。”
对那些故意赖掉车费的,平台没有制约措施吗?“有的。就是不能再使用这个平台打车了。可是,现在平台很多,他换一个注册一下,就又可以打车了。”
能不能让乘客在车上支付呢?“虽说车厢内贴着‘下车前支付’的提示,但乘客说,‘师傅,我下车后付哦’。我们也不好意思不让他下车啊!再说有的地方停车不方便,让乘客先下车也很正常。”
没想到里面还有这么多问题。在网约车的冲击下,出租车行业十分艰难,司机除去“份子钱”和油费,每天纯收入也就两三百元,如果碰到一个不付车费的,就是几小时白干!在这方面,平台是不是有些缺位呢?每一单业务,平台都是收取服务费的,收了费,就应该提供相应的服务。
“当然,社会上还是好人多,我也经常碰到心地善良的乘客。有时候在虹桥机场排队遇到短差,他们会跟我打招呼,还会给小费,这让我感到挺温暖的。”说到这里,爷叔脸上露出了笑容。我想,就是这份温暖,支持着他继续从事这份职业吧。而对每一位乘车人来说,每次都及时支付车费,也能让“的哥”少一点烦恼。
邵宁/文